暑假来临,大理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旅游热潮。
洱海生态廊道大理镇下末村海岸线旁的“望海咖啡”咖啡店,进入7月以来每天接待游客量超过200人次;从“最佳爱情表白地”龙龛古渡向两侧延伸的生态廊道沿线海岸线上,每一个“S”形弯道处都挤满了拍摄婚纱照的新人。
近年来,大理白族自治州瞄准国际化、高端化、特色化、智慧化发展方向,开展文旅创优提质发展行动,构建量效转换、质效提升的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,全州旅游人数从2012年的1847万人次增长到2023年的9530万人次、旅游收入从195亿元增长到1603亿元,产业规模实现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升级。2024年1至5月,共接待游客4547万人次,同比增长15%;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02亿元,同比增长5.7%,创历史新高。
旅游模式从“跟团游”转型为“多业态”
顺应旅游市场需求变化,大理州优化“组团队、买门票、进景区”旧模式,重构“到大理不是旅游,而是去过另外一种生活”新路径,催生了体育、团建、民宿、旅居、乡村游等新业态新场景。成立全国首家目的地婚礼行业协会,成功举办中国·大理目的地婚礼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活动,以“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”为主题IP的目的地婚礼产业年平均增长70%以上,2023年举办目的地婚礼超过4000场、产值超2亿元。推出凤羽大地艺术谷等一批艺术创意基地,命名中和村等7个艺术家第二居所,艺术家旅居大理约2万人、“新大理人”约20万人。推进酒店与民宿试点工作,实现住宿业“企升规”和税收规范监管,全州现有酒店和民宿8952家、房间11.85万间、床位18.21万张,其中民宿6067户,接近全国总量的5%。推进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建设,古生村“活化乡愁”、阿尼么村“文艺赋能”、沙溪镇“景村共富”等农文旅休闲产品爆款出彩。
今年1至5月,全州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516万人次,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76亿元。
文旅名片从“好风景”蝶变为“慢生活”
围绕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主题,大理州发挥拥有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,创新大理文化的活化利用、活态传承,将文化优势不断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。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带博物馆群落建设,建成80余家形式多样、内涵丰富、极具特色的各类博物馆。举办首届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、澜湄合作大理爱情马拉松等高水平文化艺术活动、体育赛事110多场,通过文化活动赋能提升游客对大理的融入感,塑造“大理美好生活季”等主流品牌和“在大理爱上生活”城市新名片,变“游在大理”为“留在大理”。
2023年,游客在大理平均停留天数3.29天,全州过夜游客达2862.6万人次、过夜游收入达1079亿元。
文旅市场从“一时红”升级为“长久红”
大理州深挖互联网多元传播渠道,打造微信、抖音、小红书等15个平台联动宣推“大理文旅”的全媒体传播矩阵。以营销城市的理念做活文旅宣推,将大理文旅IP从“风花雪月”升级为“在大理爱上生活”、从“去有风的地方”转型为“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”。“在大理爱上生活”全网话题阅读量超110亿次,“去有风的地方”播放量超过222亿次,覆盖6个语种225个国家和地区。
同时,发放文旅消费券,推出“江山宏大”景区优免、“航空+旅游”优惠、中高考生专属福利等文旅促销活动,开展“一月一县市·全域看大理”“百种大理新玩法”等宣传活动,实现淡季不淡、旺季更旺。强化与主流媒体、主流平台的合作,邀请网红主播开展景区直播,推出爱在大理音乐节、小红书慢人节等活动,用年轻态、创新型视角营销推广大理,打造多个现象级爆款,“有一种生活叫大理”荣获抖音热门挑战赛第二名。大理文旅自2022年至今保持“云南文旅抖音官方号传播力排行榜”第一、全国前列。
文旅口碑从“抓整治”革新为“优服务”
大理州出台最严旅游整治十条新规,发布文旅“红黑榜”,深入开展“百日行动”,铁腕整治旅游市场,停车住宿逢假必涨、价格欺诈等突出问题得到全面遏制。推出景区永久免费模式,在全州倡导“大理是个大景区,人人都是导游,个个都要微笑服务”的理念,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多样化、个性化、品质化的服务需求。节假日期间,设置40多个文旅志愿服务点,推出旅游咨询、应急救助等26个志愿服务项目,打造“十分钟文旅志愿服务圈”。构建“接诉立即办、办结不过夜、处置在州内”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。强化舆情联动快处机制,做到第一时间响应、12小时内妥善处置。
2022年至今,全州未发生重大涉旅舆情投诉事件,旅游投诉受理率、处置率均达100%。